今年全国两会,有一对“热词”被首次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它们是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。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。
积极践行碳达峰、碳中和的行动,把绿色转型低碳发展作为长远大计,在智能化建设、绿色充填开采、煤矿乏风利用方面持续发力,致力于走绿色、高效、安全、可持续发展之路,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。
智能化释放新动能
推进煤炭产业升级改造,使矿井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,在企业迈上高质量发展快速道的同时,员工工作环境和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。
“矿井精准定位管理系统定位精度可达到30厘米。从安全方面来说,比如在矿井发生灾变时,我们可以快速锁定灾变区域内的人员的位置,及时通知人员撤离,最大限度的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;从管理方面来说,比如定位系统能对每一辆胶轮车进行精准管控,几号车、一个班出车多少趟车、车速是多少、有没有超速的情况发生,在系统中一目了然。”
高河能源矿井智能化建设了将近十年时间,工业万兆环网的建立,为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前提和保障。近年来,随着智能装备及智能系统的不断完善,高河能源取得了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成效。
创新完成了多平台技术突破,MOS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了对全矿区内各个生产、安全子系统的全面监测以及生产全流程的综合调度指挥。建成了以赫斯曼交换机为核心的井下工业万兆环网,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快速传输、控制。精准定位系统率先应用UWB厘米级精确定位技术,实现了精准定位与精益化生产、精准化管控、精细化操作的“三精”融合,井下队组“工时利用率、开机率、正规循环率”大幅提升。